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社工风采  >>  正文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24 访问次数: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 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 对青少年的认知、个性和品德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亲子关系不良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的健康发展, 因此探索影响青少年的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教育观的差异

     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教育观存在明显的差异。在问及“父母最关心你的哪方面”时, 调查结果显示,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低,越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 越能对孩子包括学习成绩、身体状况、心境、人品等各个方面给与同样的关注。以父亲关注的重点为例, 76.47%没上过学的父亲最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关注身体状况、生活得是否愉快、人品的分别只有11.76%、5.88%和5.88%。而受过高等教育的父亲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 只有29.44%研究生受教育程度的父亲对学习成绩最为关注, 对身体状况、生活得是否愉快和人品的关注比较均衡, 比例分别为25.89%、14.72%和23.35%。由此可以看出, 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 随着父母受教育层次的提高, 对学习的单方面关注逐渐降低, 对其他几个方面的关注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和研究生层次的父母, 基本能对各个方面给与比较均衡的关注。在我国, 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群体大都集中在农村, 而农村家庭教育意识本身又比较淡薄、教育观念落后于城市。在农村, 多数家长仍沿袭传统的养育观, 认为自己的责任是让孩子吃饱穿暖、送其上学, 能否成才全靠孩子、靠学校。农村家庭大多只看重孩子文化成绩, 不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 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少于城市。而受教育程度层次较高的家长则不同, 他们不但对孩子的学习特别关注, 同时十分重视孩子的全面素质发展, 调查结果也说明了这点。

二、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的差异

      在问及“如果你期终考试没有考好, 你的家长通常会怎样做”时, 调查结果显示, 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很大差异, 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 越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耐心教导分析原因)教育孩子, 相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较多用批评数落、体罚等方式对待孩子。以不同受教育程度父亲的数据为例, 可以看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父亲采用比较科学的教育方式的比例存在一个逐渐提高的趋势,而采取批评数落、体罚、忽视等不当方式的比例逐渐下降。以不同受教育程度父亲的教育方式为例, 采用“耐心教导分析原因”这一教育方式的, 没上过学的占 41.2%, 小学学历的占70.2%, 初中占76.3%, 高中80%, 大学占81.1%, 研究生占80.2%, 不同学历母亲的教育方式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之所以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的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 是由于这类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 教育观念落后, 而观念的落后必然导致家庭教育方法的简单化, 因而导致受教育程度较群体的父母采用批评数落和体罚等不当教育方式较多。

三、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和孩子交流情况的差异

     在问及“你的心里话是否和父母说”时, 调查结果显示,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层次越高, 孩子与父母交流的频率越高,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低, 孩子与其家长交流的频率越低。以父亲数据为例, 可以看出随着父亲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孩子和父母“无话不谈”的比例明显增高, 父母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的与孩子的交流频率最高。以不同学历父亲与孩子交流的情况为例, 父亲没上过学的, 孩子与其“无话不谈”的比例为0, 父亲小学学历的, 这一比例为 16.58%;父亲初中学历的, 这一比例为21.58%;父亲为高中学历的, 这一比例为25.64%;父亲为大学学历的, 这一比例为 31.67%;父亲为研究生学历的, 这一比例36.95%。国内一项相关研究获得了和本研究同样的结果, 该研究发现, 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低呈现在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上有显著差异, 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提高, 与子女沟通交流就越频繁, 处理子女问题时, 能够更多地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代替严厉打骂或批评。

     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主要集中在农村, 传统上农村家长大多封建家长制观念比较强, 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 缺乏与孩子的平等交流与沟通。同时造成农村孩子较城市孩子腼腆, 不善于表达造成家长与孩子的交流难以深入, 影响到教育效果。

四、思考

     当今社会,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社会价值观出现多元化特点,这些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父母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才有资格成为孩子“良师益友”式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父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及时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 注重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 从而更具教育的实效性。而受教育程度层次较低的父母相对受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较大, 教育方式上家长制思想严重, 教育方式上多采用粗暴、专制的方法, 和孩子互动少, 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不充分, 父母对孩子未来的要求与期待单一, 与孩子自身理想和实际相差甚远, 令子女失望的事情经常发生, 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更多。

1.加强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

     农村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非常落后, 导致家长素质普遍偏低,家庭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水平差距极大, 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对于农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这部分家长, 必须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更新农村家长教育观念。这对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意义重大。具体措施方面, 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来加强对这部分家长的教育。家长学校在城市已不陌生, 但在农村却很少见。而且, 越是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上家长学校的比例越低。所以,学校以及社会各界要帮助办好农村家长学校, 对家长实行免费培训, 全面、系统、深入地传授家庭教育知识, 帮助他们彻底地改变原来的家庭教育观,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2.社区要对弱势群体家长进行协助和指导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在城市里大部分处于弱势群体中

     社区要协助家长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对这部分家长, 要广泛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帮助他们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进行教育、言传身教, 让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


文献来源: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亲子关系影响的研究.曹瑞.中国校外教育.2011(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