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能够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卫生、工会、青年、妇女等机构及社会组织从事社会行政管理、社会政策研究、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2、社会工作实务 3、社会服务管理 4、社会福利政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至少28学分。课程设置附后。
2、研究生培养环节一般包括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实践训练、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等6个主要环节。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学科内公开进行。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原则上在中期考核前完成,其中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半年方可申请答辩。
硕士生在第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根据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及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特点和选题,灵活确定。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其具体要求依据《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暂行规定》及相关补充规定执行。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不仅要重视研究生的业务知识、工作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要重视不畏艰难的科学作风、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求新探异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的创业品格、合作沟通的团队精神等诸方面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研究生党、团组织和研究生会及研究生社团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导师要从思想、学风等各方面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到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其突出作用。导师要善于在学术活动中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